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,格林巴利之是免疫疾病,现在这种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,对于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,所以应该注意原因的了解,从原因做好预防,注意危害,那么,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是什么呢?
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
多数患者发病前有诸如巨细胞病毒、EB病毒或支原体感染,但少数病例的病因不明。可能与免疫损伤有关。以患者血清注射于动物神经可产生静脉周围脱髓鞘病变。此外,患者神经组织中有C3b及免疫球蛋白(主要是IgG或lgM)存在。以上事实提示,本病可能与体液免疫有关。但至今尚未能从患者血液中提出髓鞘蛋白的抗体。
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理
病变累及运动和感觉神经根、后根神经节及周围神经干。以近端,尤其是神经根和神经丛改变明显。也可累及颅神经。主要表现为:
①神经节和神经内膜水肿及炎细胞浸润,以淋巴细胞、巨噬细胞为主;
②节段性脱髓鞘、崩解,髓鞘被巨噬细胞吞噬;
③在严重病例,轴索可发生肿胀和断裂,严重时,相关肌群可发生去神经性萎缩。
中医治格林巴利的病理
格林巴利属中医痿证范畴,中医学认为痿证多因邪热灼伤阴液,筋脉失于濡养,或因湿热浸淫肌肉,弛张不用;或因体虚久病,肝肾亏虚,精血不足,不能濡养肌肉筋骨,或瘀阴脉络而成,或因内热伤津,宗筋失润,以到至痿软弛纵,发为痿证。我院医生组认为:手足不随者,由体虚腠理开,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,足太阴为脾之经,脾与胃合;足阳明为胃之经,胃为水谷之海也。脾主一身之肌肉,为胃消行水谷之气,以养身体四肢。脾气弱,即肌肉虚,受风邪所侵,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,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。而风邪在经络,搏于阳经,气行则迟,关节缓纵,故令身体手中不随也。
中医典籍中的治痿之道
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、软弱无力,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。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,痿症在中医历史上故称“痿躄”。“痿”指肢体痿弱不用,“躄”指下肢软弱无力,不能步履之意。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重症肌无力、格林巴利综合征、运动神经元病、周围神经损伤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、脑瘫、外伤性截瘫等。
纵观中医痿症历史,《黄帝内经》<素问·痿论>中提出了“治痿独取阳明”的理论,“阳明者,五脏六腑之海,主润宗筋,主束骨而利机关也。”而中医历来注重整体观,认为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,一脏受邪,势必引发其他脏器病变。因此“治痿独取阳明”意是临床应从人体五脏六腑整体论治,还应根据不同情况,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,辨别虚实,审察逆顺,因时因人制宜,方为《内经》之旨。
痿证的西医治疗常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以及各种神经营养因子等,其疗效也仅限于控制症状,毒副作用大,疗效不佳。目前,西医治疗痿证尚无特殊有效的针对性手段及药物。与西药相比较,中医治疗痿症有其自身明显的优势,这一点已被广大患者广泛认可和接受。